12城市叫停共享单车投放 是适合踩一脚刹车了?
2017-09-13 08:57:37 来源:燕赵晚报
9月7日,北京宣布暂停共享单车新增投放。据不完全统计,这是第12个叫停共享单车投放的城市。从7月10日杭州率先宣布暂停共享单车投放开始,两个月之间,已有上海、广州、深圳、福州、南京等多个城市先后宣布暂停共享单车新增投放。与此同时,多家共享单车企业退出一线城市,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和挖掘国内二三四五线城市的潜力。(9月12日 澎湃新闻网)
对于暂停共享单车投放,各地交管部门给出的理由大体相同,总结起来不外乎两点:一是非理性投放已经超出了市场需求和城市容纳能力。二是过度增长的负面效应已经日益凸显,比如对公共空间的挤压,影响交通秩序和城市形象。因此,是时候给一路狂飙的共享单车踩一脚刹车了。
过犹不及,任何公共品的供给如果超出了一定的限度,不仅会对企业的自身发展不利,也会直接影响到公共利益,造成一种双输局面。共享单车的过度投放,一方面会加大企业的运营成本,另一方面则又降低了共享单车的使用效率,由此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企业把主要精力都花在了扩大市场上,缺乏足够的资金和人力做好市场维护和后期管理,这是对企业资本和公共资源的极大损耗。
从理论上说,企业在一座城市投放多少辆共享单车,应该是基于市场调查和数据分析之后的理性决策,本质上是一种企业经营行为,行政之手不宜过多干涉。但问题在于,共享单车是一个新生事物,相应的市场规范体系还远远称不上成熟和健全,在这样的现实下,企业的投放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冲动性,企业之间也处于无序乃至恶性竞争的状态,任其发展下去,将与发展共享单车的初衷背道而驰。
具体来说,共享单车目前还未找到有效的盈利模式,比发展更迫切的任务,就是想办法先让共享单车“活下去”,才有可能在未来的某个时间进行利益收割。而“活下去”的唯一办法,就是要找到风险投资,借助资本之力寻求上升空间。于是,跑马圈地、抢占市场份额,尽快形成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成了绝大多数共享单车企业的第一要务。在这种粗放化的利益诉求下,企业背市场规律而行,其对共享单车的过度投放,并不是为了提升出行便利,而只是对资本市场的投怀送抱。
一年来,从横空出世到深刻地改变了许多人的出行方式,共享单车的发展速度和普及程度确实令人赞叹。但是也要看到,无论是共享经济还是传统经济,终究只是一种经济形态,仍然要按经济规律办事,任何突破经济规律的行为都有可能遭到市场的惩罚。从押金难退到跑路,到关门歇业,种种问题都说明,在经过了原始积累阶段的野蛮生长之后,共享单车理应进入冷静期和调整期,尽快找到公共利益与企业利益以及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平衡点。
相关阅读
- (2020-06-08)跨越时空,云端闪耀,第五届中国智能建筑节圆满落幕
- (2020-06-08)五六天后:科学减脂 专业营养师团队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 (2020-06-08)谜茵焕肤精华:开启非入侵式医美级护肤体验
- (2020-06-08)苏宁金融助力小微商户“绽放”:这笔资金太及时了!
- (2020-06-08)草本与咖啡的结合——品晟咖啡强势登场
- (2020-06-08)艾德证券港股打新京东|大有机会博10%的收益,来不来?
热点推荐
- (2021-08-26)沪指三连阳 业绩暖色烘托周期股行情
- (2021-08-26)国泰君安宏观首席分析师董琦:10月或迎消费复苏时间窗
- (2021-08-12)322家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1只个股股价创历史新高
- (2021-08-12)A股盘面凸显两大积极信号
- (2021-08-11)白酒行业指数创六年来最高单日涨幅,市值一日暴增逾3000亿元!市场信心源自哪里?
- (2021-08-11)7月份中国快递发展指数同比提高11.1% 机构称快递板块极具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