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多数银行陆续停发消费贷 中介称有各种资源
2017-10-16 10:30:30 来源: 投资者报
记者走访深圳多家银行发现,消费贷在市场上已经存留不多,但炒楼资金换个“马甲”、换个渠道仍可大摇大摆进楼市。
“现在向银行申请房贷,一般都会查客户是否有未偿还的消费贷。要先还清此前的信用贷款才可能审批按揭房贷。”在政府严查消费贷流入楼市的当下,深圳一家地产中介人士告诉《投资者报》记者,当前用银行贷款“垫资”做首付越来越难了。
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用消费贷买楼也不是没有别的方法。“不用自己的名字贷款、不要在做房贷按揭的银行贷款,银行也查不出来。而且现在那么多小贷公司、互联网金融公司,哪里都可以贷到款,何必局限在银行呢?”这位中介话锋一转后表示,想买房总是有办法的,只不过利息高一点而已。
无独有偶,深圳一位刘女士最近刚刚拿到某银行100万元的消费贷款,她与银行签订的贷款协议中明确有不可以用作炒股、购房等投资类行为的约定,但她告诉《投资者报》记者,这笔贷款自己其实是用来投资的,她自有办法规避银行的审核调查。
消费贷款违规进入楼市早已不是什么秘密。截至目前,已有北京(楼盘)、江苏、深圳、广州(楼盘)等四地先后发文,严查消费贷等资金进入房地产领域。但正如上述现象揭示的,一系列的防范政策并不能阻挡执着的“投资客”为楼市“输血”。
四地发文严查消费贷
个人消费信贷是指个人客户采取信用、抵押、质押担保或保证方式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申请的用于消费的贷款。贷款可用于留学、房屋装修、一般消费等诸多方面,但不能用于购房、炒股等投资行为。
在消费升级背景下,消费金融发展如火如荼。据公开数据显示,今年1~7月,居民新增消费性短期贷款1.06万亿元,累计同比多增7137亿元,而去年全年新增消费性短期贷款仅有8305亿元。眼看着到年底消费贷就会实现翻番,然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却不仅没有相应的涨幅,反而8月的同比增速还创下了半年新低。
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布的《全国居民短期消费贷款流入楼市现象研究》揭出的“猫腻”显示,今年3月以来,新增异常短期消费贷款金额约3700亿元,预计其中至少有3000亿元流向楼市,约占新增短期消费贷款总额的30%。
进入9月,北京率先严查消费贷违规进入楼市,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针对个人经营性贷款和个人消费贷款开展自查工作,重点检查“房抵贷”等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情况。
随后,江苏省于9月13日跟进,要求各商业银行在非住房消费贷款用途审查上,既要加强对个人消费贷款贷前交易背景真实性的审查,又要强化贷中资金流向和贷后资金用途管控,谨慎发放长期、大额、不指明用途的消费贷款、严禁发放用于购房首付款或偿还首付借贷资金的个人消费贷款。
9月15日,深圳要求消费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5年,不得以房产二次抵押发放个人消费贷款。同月20日,广州又明确规定,原则上将不发放超过100万元或期限超过10年的个人综合消费贷款。
相关阅读
- (2020-06-08)跨越时空,云端闪耀,第五届中国智能建筑节圆满落幕
- (2020-06-08)五六天后:科学减脂 专业营养师团队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 (2020-06-08)谜茵焕肤精华:开启非入侵式医美级护肤体验
- (2020-06-08)苏宁金融助力小微商户“绽放”:这笔资金太及时了!
- (2020-06-08)草本与咖啡的结合——品晟咖啡强势登场
- (2020-06-08)艾德证券港股打新京东|大有机会博10%的收益,来不来?
热点推荐
- (2021-08-26)沪指三连阳 业绩暖色烘托周期股行情
- (2021-08-26)国泰君安宏观首席分析师董琦:10月或迎消费复苏时间窗
- (2021-08-12)322家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1只个股股价创历史新高
- (2021-08-12)A股盘面凸显两大积极信号
- (2021-08-11)白酒行业指数创六年来最高单日涨幅,市值一日暴增逾3000亿元!市场信心源自哪里?
- (2021-08-11)7月份中国快递发展指数同比提高11.1% 机构称快递板块极具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