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2025年形成具国际竞争力产业体系
2017-11-29 08:54:46 来源:证券日报
为加快建设和发展工业互联网,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先进制造业,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12月27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对此,专家预计,到2025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将达10.8万亿元。
国新未来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徐光瑞昨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意见》对工业互联网给出了最精准的内涵和定位,为我国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指明了路径和方向,通过构建网络、平台、安全三大功能体系,增强工业互联网产业供给能力。《意见》明确将工业互联网视为新型基础设施,是支撑我国由基本实现工业化到完全实现工业化的重要基石,对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乃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研究员刘向东昨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意见》将会助推工业互联网行业发展,推进互联网和制造业的跨界整合,引导社会投资向该领域流入。按照全球工业互联网技术到2025年,将会产生约82万亿美元的产业计算,中国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将达到10.8万亿元。
《意见》提出,要立足国情,面向未来,打造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工业互联网生态体系,使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水平走在国际前列,争取实现并跑乃至领跑。到2025年,基本形成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基础设施和产业体系。
徐光瑞表示,工业互联网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方面是从对内看,包括企业生产和管理两个维度,如设备和生产的智能化控制,以及运营和管理的智能化决策等;另一方面是从对外看,包括企业对外的满足用户需求,如精准交互的智能化协同等。
“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包括5G网络、低功耗广域网等;二是工业互联网的平台建设和服务运营更加高效,包括创新的金融支持方式、商业发展模式等;三是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和设备产业化更加顺畅,包括研发推广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大型动力装备等智能网联装备,工业大数据的清洗、管理、分析等;四是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工业互联网将形成良性的区域协同发展体系。”徐光瑞表示。
刘向东认为示,考虑到工业互联网的跨界性质,很多产业可能将会从中受益,尤其是中小软件企业、互联网企业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等企业、智能制造企业等。作为物联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互联网发展将会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进步而得到快速发展,芯片、传感器、通信模组网络等行业的技术进步将会带动工业企业的新一轮效率提升,帮助电力、航空、医疗、铁路、能源等行业提高生产率。
相关阅读
- (2020-06-08)跨越时空,云端闪耀,第五届中国智能建筑节圆满落幕
- (2020-06-08)五六天后:科学减脂 专业营养师团队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 (2020-06-08)谜茵焕肤精华:开启非入侵式医美级护肤体验
- (2020-06-08)苏宁金融助力小微商户“绽放”:这笔资金太及时了!
- (2020-06-08)草本与咖啡的结合——品晟咖啡强势登场
- (2020-06-08)艾德证券港股打新京东|大有机会博10%的收益,来不来?
热点推荐
- (2021-08-26)沪指三连阳 业绩暖色烘托周期股行情
- (2021-08-26)国泰君安宏观首席分析师董琦:10月或迎消费复苏时间窗
- (2021-08-12)322家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1只个股股价创历史新高
- (2021-08-12)A股盘面凸显两大积极信号
- (2021-08-11)白酒行业指数创六年来最高单日涨幅,市值一日暴增逾3000亿元!市场信心源自哪里?
- (2021-08-11)7月份中国快递发展指数同比提高11.1% 机构称快递板块极具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