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春秋周系墓葬 湮没千年的周代封国重见天日
2017-12-13 09:22:32 来源:中国新闻网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12日透露,当地发现了目前全国规模最大春秋时期周系墓葬,一个湮没千年的周代封国由此重见天日。
图为一座墓室的器物。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据介绍,此次发现的刘家洼墓地位于陕西澄城县境内。因被盗扰,考古人员对该墓地进行了全面勘探与抢救性发掘,发现墓葬56座,车马坑2座,马坑1座。
图为出土的金器。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引人瞩目的是,其中发现了2座带两条墓道的“中”字型大墓,南北向、东西并排分布。
图为发现的铜壶。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专家表示,两座大墓规模宏大,颇有王者之势。就墓室大小而言,比同时期同类形制的曲沃晋侯墓、韩城梁带村芮公墓大得多,仅次于甘肃礼县大堡子山秦公大墓,也比在洛阳发现被认为可能是周平王墓的“亚”字型大墓墓室大。据此推断,刘家洼大墓墓主人身份也当为诸侯国国君与夫人级别。其余墓葬为南北向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主人身份相当于卿大夫或士一级贵族。
图为发现的石磬,形制特殊。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考古人员已完成19座中小型墓的清理,4座遭到过盗扰。出土铜、金、铁、石、玉、陶、料珠、漆木等材质文物300余件组。青铜器占多数,包括青铜礼器、车马器、兵器三大类。文化风格以周文化为主,也包含少量秦文化因素器物。
图为发掘现场的串饰。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此外,出土的1件玉琮形制罕见,制作精、纹饰美,堪称玉器中的精品。还出土了1件五孔陶埙,实属罕见。金器共7件,包括出自大墓盗洞的1件虎形牌饰与2件牛首衔环饰。出土的螺旋形金耳环是典型的北方民族的器物,它的发现对探讨春秋时期关中与北方之间文化交流、族群互动、交融,提供了新的证据。发现的铜柄铁剑是继三门峡虢国墓地、曲沃晋侯墓地、梁带村芮国墓地之后中原地区又一年代最早的铁器,对探讨中国冶铁的起源提供了新资料。
图为出土的罕见陶埙。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目前,该墓地已追缴的被盗文物达402件组,包括一级文物12件。其中的龙纹大壶,通高60余厘米,是目前陕西地区同时期体量最大者。一套10件的石罄,其中9件形似动物,形制特殊,丰富了石罄形制资料。
图为出土的玉琮,制作精、纹饰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墓地的年代根据随葬铜器与填土陶片特征,结合文献资料分析,为春秋早期晚段,或早中期之际。墓葬形制、葬式、葬俗特点、随葬品文化特征与器用组合现象乃至墓地布局,与同时期典型周系墓葬与墓地相类。
专家表示,初步认定这里是春秋时期某一周系贵族的封国或采邑。该墓地的发现,是关中东部乃至陕西、全国周代考古的又一重要发现。也为认识一个不见于文献记载的封国或采邑的历史与文化提供了机遇。(记者 田进)
相关阅读
- (2020-06-08)跨越时空,云端闪耀,第五届中国智能建筑节圆满落幕
- (2020-06-08)五六天后:科学减脂 专业营养师团队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 (2020-06-08)谜茵焕肤精华:开启非入侵式医美级护肤体验
- (2020-06-08)苏宁金融助力小微商户“绽放”:这笔资金太及时了!
- (2020-06-08)草本与咖啡的结合——品晟咖啡强势登场
- (2020-06-08)艾德证券港股打新京东|大有机会博10%的收益,来不来?
热点推荐
- (2021-08-26)沪指三连阳 业绩暖色烘托周期股行情
- (2021-08-26)国泰君安宏观首席分析师董琦:10月或迎消费复苏时间窗
- (2021-08-12)322家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1只个股股价创历史新高
- (2021-08-12)A股盘面凸显两大积极信号
- (2021-08-11)白酒行业指数创六年来最高单日涨幅,市值一日暴增逾3000亿元!市场信心源自哪里?
- (2021-08-11)7月份中国快递发展指数同比提高11.1% 机构称快递板块极具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