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性存款受欢迎 利率上涨可持续吗?
2019-03-22 10:26:13 来源:中国经济网
结构性存款类似于保本类产品,收益率接近银行理财的平均预期收益率,预计3月份继续上涨的可能性不大。
结构性存款存在收益上限和收益下限,到期收益率要看收益规则,所以投资者能拿到的收益率是存在不确定性的
随着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的有序退出,结构性存款逐渐被更多人所了解。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2019年1月份中资全国性银行的结构性存款规模为109812.17亿元,较2018年12月份增加了13645.76亿元,环比增长14.19%,同比增长37.67%。这是继2018年8月份和9月份突破10万亿元规模后,结构性存款第三次规模上10万亿元,并且创历史新高。
结构性存款受欢迎,与其收益率走势直接相关。据融360大数据研究院不完全统计,2019年2月份结构性存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25%,环比上升7个基点,连续6个月上涨,与银行理财收益率走势相悖。在发行量上,2月份发行量为440只,环比减少28.22%。
“2月结构性存款收益率不仅受银行自身负债成本的影响,也受所挂钩的衍生品价格走势影响。”融360大数据研究院分析师杨慧敏表示,此外,1月份和2月份银行揽储压力大,也使得结构性存款收益率持续升高。
展望后市,有观点认为结构性存款继续上涨的可能性不大。“此前,一些企业利用结构性存款和票据利率的倒挂进行套利,春节后,结构性存款和票据之间的套利空间缩小了。此外,银行也展开了对票据套利的自查。”杨慧敏表示,结构性存款类似于保本类产品,收益率接近银行理财的平均预期收益率,预计3月份继续上涨的可能性不大。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保本理财逐渐被压缩,结构性理财作为保本理财的最佳替代品,越来越被大众所熟知,而且银行也在大力宣传结构性存款产品,并成为银行揽储的一大利器。未来,结构性存款真的能完全替代保本理财吗?
融360大数据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表示:“保本理财分为保证收益类理财、保本浮动收益类理财。在过去刚性兑付下,除了保本结构性理财之外,保本理财基本都能如期拿到预期收益,也就是保本保息。”但是结构性存款从收益设计规则来看,存在收益上限和收益下限,到期收益率要看收益规则,即挂钩的资产标的在观察期内的表现,所以投资者能拿到的收益率是存在不确定性的。只不过现在大部分结构性存款能极大概率达到收益上限,在投资者看来相当于保本保息了。
专家建议,对于投资者来说,如果追求保本,又无法接受定期存款的低利率或长期限,结构性存款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过,投资者在购买之前还是要认真查看产品说明书,搞清楚产品的收益规则。
相关阅读
- (2020-06-08)跨越时空,云端闪耀,第五届中国智能建筑节圆满落幕
- (2020-06-08)五六天后:科学减脂 专业营养师团队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 (2020-06-08)谜茵焕肤精华:开启非入侵式医美级护肤体验
- (2020-06-08)苏宁金融助力小微商户“绽放”:这笔资金太及时了!
- (2020-06-08)草本与咖啡的结合——品晟咖啡强势登场
- (2020-06-08)艾德证券港股打新京东|大有机会博10%的收益,来不来?
热点推荐
- (2021-08-26)沪指三连阳 业绩暖色烘托周期股行情
- (2021-08-26)国泰君安宏观首席分析师董琦:10月或迎消费复苏时间窗
- (2021-08-12)322家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1只个股股价创历史新高
- (2021-08-12)A股盘面凸显两大积极信号
- (2021-08-11)白酒行业指数创六年来最高单日涨幅,市值一日暴增逾3000亿元!市场信心源自哪里?
- (2021-08-11)7月份中国快递发展指数同比提高11.1% 机构称快递板块极具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