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生活 >

中国鼎益丰马小秋与中视刘文军:一代闯海人,两种人生路

2019-05-15 10:33:25 来源:中国金融商报网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民营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如今我国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成为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政府职能转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国际市场开拓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正是因为有广大民营企业家以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组织带领千百万劳动者奋发努力、艰苦创业、不断创新,民营经济才能取得如今的成就。

1988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全国“10万人才闯海南”,演绎了一次世界人才迁移史上罕见的壮举。汹涌的闯海热潮激荡着许多年轻人的心,也影响着我国西南部的两个年轻人。

来自我国贵州的刘文军和来自成都的马小秋分别成为“10万闯海人”中的一员,两个20多岁的年轻人,同样都怀揣着创业的理想,独身来到海南,但两个人的人生走向却完全不同。

刘文军,图片来自网络

马小秋,图片来自鼎益丰官网

刘文军记得,当时的海口发展还很落后。为了养活自己,刘文军摆过地摊、搞过推销,跑过广告、拉过赞助……1996年,刘文军看准机会,创办中视广告公司,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他带领的年轻团队从媒体代理起步,逐步发展成为全国省级卫视的广告代理。2003年11月份,刘文军创立海南中视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并在随后开始向物业、投资等新领域拓展。2011年,刘文军看准电影产业在中国高速发展的前景,决定投资电影放映产业,布局电影院线。2014年1月份,首批“新三板”全国企业集体挂牌仪式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海南中视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成为海南首家挂牌新三板的海南企业。海南见证了刘文军的发展轨迹。

而马小秋却选择了与刘文军不一样的路。

马小秋是读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长大的,她相信“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那场在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浪潮中,马小秋带着邓小平“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理念和指导思想,放弃了老家的“铁饭碗”,与10万“闯海人”一起南下创业。凭借过人的经商天赋,马小秋在海南成功创办过研究所与公司,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女企业家。

但马小秋却没有选择继续在海南发展,她看中了深圳的潜力。那个时候的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早已发展成为了一个国际化大都市。

马小秋逐渐将工作重心转移到深圳,并在2011年创办了深圳鼎益丰集团。深圳鼎益丰集团是一家以“道德文化”为企业文化的民营企业。

图片来自鼎益丰官网

马小秋的经商天赋再一次展现出来。她意识到市场上大多数民营企业都比较崇尚西方的企业管理制度,也有很多人认为国外的企业管理制服比较成熟,所以基本上所有的民营企业都以西方的企业管理制度为范本。

马小秋却不这样想,她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样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我们不应该只看到国外文化的好处,也忽略自己的东西。于是马小秋将《道德经》定为治企宝典,以“道德立业,诚信取胜”为经营理念,以“兴业济民,普利大众”为企业使命,以“无我、利他、专一、守信”为企业精神。还率先发展“传统文化和现代企业管理相结合的企业模式”,这一系列创新举措让鼎益丰集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迅速杀出一条血路,很快就站稳了脚跟。

如今的鼎益丰集团,早已不再是8人的小团队,也告别了拥挤的小办公室,分公司横跨香港、新加坡、美国等地,企业员工遍布全球,业务范围也逐渐延伸到高科技、黄金、文旅及生态农业、投行、大健康五大领域。

马小秋本人也通过传播《道德经》,被邀请至联合国总部演讲,参与录制美国《纽约会客室》节目,被评选为第八届“深圳十大杰出女企业家”,她还将自己的经历集结成册,一本《秋言物语》不仅是马小秋的成长,也是中国改革开放40的历程。

马小秋为第一排右二

大量事实可以证明,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快与慢,好与差,其根本的差距就是差在有没有一批好企业,有没有一批好的企业家。从大处来讲,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经济实力的竞争,企业实力之间的竞争,最终是企业家之间的竟争。深圳和海南,正是因为有一批批像刘文军和马小秋一样有理想有抱负的民营企业家们的不断涌入,才能不断取得发展,而我国,也是因为有无数民营企业家的不懈努力,市场经济才更加活跃,国家综合实力才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