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生活 >

香港宫颈癌疫苗假货事件再度引发女性焦虑,何以解忧?

2019-05-16 16:17:21 来源:中国金融商报网

九价HPV疫苗在国内获批上市已经一年,“一针难求”的局面始终没有得到有效缓解,并大有愈演愈烈之态。摇号申请方兴未艾之际,4月下旬又曝出香港宫颈癌疫苗假货事件,这无疑给广大女性面对HPV病毒本来就焦虑的情绪更加火上浇油。截至目前,疫苗生产厂商和注射机构各执一词,涉事疫苗来源成谜,香港宫颈癌疫苗假货事件陷入罗生门。

疫苗申请,中与不中都难逃焦虑

HPV疫苗是目前预防宫颈癌发病的主要手段之一,目前有二价、四价和九价三种。二价和四价可预防大约70%-80%的宫颈癌,而九价疫苗,对HPV的覆盖率高达92%。在舆论热潮中,九价HPV疫苗俨然成为疫苗中的“网红”。为了确保九价HPV疫苗预约顺畅,深圳从去年年底将抢号模式改为摇号:

首批摇号共有132091位有效申请者争夺1305个号源,中签率约为0.78%;

第二期九价HPV疫苗号源共有2203个,中签率2.6%;

最新一次据说达到“井喷”的HPV疫苗号源,也只是2414个;

按照目前的申请人员名额来看,排队已经排到2022年……

图片来源: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据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公示的数据可以看出,截止至2019年4月24日,本年度一共签发了45万支左右的九价HPV疫苗,根据每人3针的量计算,仅够15万名适龄女性完成接种。而在九价HPV疫苗上市的首年度,2018年该疫苗的批签发量为121万支,可供40.3万名女性接种。这个数据对于已超过1.2亿的16-26岁女性人口数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

在稀缺的九价HPV疫苗背后,灰色产业正在形成。巨额利润的诱惑下,游走于针尖与金钱之间的疫苗中间商们,不惮以各种手段贩卖焦虑甚至制造焦虑,全方位包抄女性消费者的内心与钱包。

香港宫颈癌疫苗假货事件引发二重焦虑

即使人品爆发在摇号大军中突围胜出,难道就能高枕无忧了么?未必。近期频频爆出的香港宫颈癌疫苗假货事件在朋友圈刷屏,直击广大女性痛感。

自4月29日香港大公报曝出不良诊所给内地游客打假HPV疫苗之后,此事持续发酵,多名内地怀疑接种水货HPV疫苗的人士提出质疑。事后她们曾自行联络默沙东药厂告知有关情况。5月9日药厂给出的回复与之前环亚体检集团的说法大相径庭,目前尚无法得悉有关产品的来源及储存方法,因此不能确认有关产品会否影响健康;与此同时,海南博鳌一家医院也被网友在微博上踢爆假HPV疫苗混入未知药水的丑闻,截至目前医院方对受害者仍没有任何交代。

何以解忧?科技进步能否破除女性焦虑

在对抗HPV病毒的道路上,问世不过十余年时间的HPV疫苗作为高科技手段的代表一直备受瞩目,与二价和四价疫苗漫长的审批过程相比,九价HPV疫苗仅用时8天便通过了中国药品监管部门的审批。政策的保驾护航大大缩短了九价HPV疫苗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却丝毫不能缓解疫苗产能不足与呈井喷式需求量之间的矛盾。

即使在未来摆脱香港宫颈癌疫苗假货事件风波,疫苗产能提升的景况下,也要看到,仍有很多意向消费者从一开始就被拦在了九价HPV疫苗申请的红线之外。九价HPV疫苗不止有26岁的年龄红线,而且几乎所有的医生都建议HPV疫苗在没有性生活之前接种效果最好,性价比也最高。在漫长的药品审核准入的10年内,已经有几十万例患者以健康代价为“药滞”现象埋单。

好在这种一枝独秀的局面在近日有望被打破,此前历经了6年默默潜心研发的Bclear私密净菌凝胶即将在5月全面上市。作为新生科技力量代表的Bclear净菌凝胶与疫苗起作用的时间节点不同,然而在预防HPV病毒感染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同时又打破了HPV疫苗的严格年龄限制,将许多原本被拒之门外的更广泛人群纳入保护范围。

香港宫颈癌疫苗假货事件的持续发酵,给净菌凝胶的正式上市带来巨大的天然良机。而私密净菌凝胶能否抓住此次机会迅速崛起,从而在HPV防护市场上分得一杯羹,乃至今后与HPV疫苗分庭抗礼,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