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生活 >

治水政委”的治水“地道战”

2019-09-17 11:07:55 来源:项城网

“治水政委”叫许永楠,安徽阜南人,现为乐清市委常委、市人武部政委。20年前,他是全国闻名的“水火英雄”,因为冒着生命危险,闯火海、下冰河,先后救出6人,成为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全国道德模范标兵……

1994年2月8日,回乡探家的许永楠带病参加救火,3次冲进火海,救出4名群众,自己身上8处烧伤,最后昏倒在火场上,被抬进医院救治。2月23日下午,在他出院回家的路上,遇见一对母女落入冰河,他又3次跳进冰河,将落水母女救上岸,而自己则因体力耗尽沉入水中,幸被过路青年救起。南京军区党委作出《关于向许永楠同志学习的决定》,军区党委常委专门集体接见许永楠,请许永楠给党委、机关作报告,对照这名优秀士兵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行了整风 。军委张震副主席等军委领导观看了宣传许永楠事迹的大型话剧《许永楠》,纷纷认为许永楠是解放军英模中的杰出代表。许永楠的事迹经《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一百多家新闻媒体宣传后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成为名誉全国的“水火英雄”。他先后荣立一等功,被南京军区树为“优秀士兵标兵”;

成名后的许永楠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军旅20多年来,他先后在班长 、排长、干事、政治指导员、教导员、旅政治部副主任等岗位上任职,刻苦学习,爱岗敬业,关心战友,真情助人,每个岗位上均取得了优异成绩,多次立功受奖。

如今,他是乐清出了名的“治水政委”。因为他执著参与当地的“五水共治”,该市万名民兵正在打一场暗河暗沟的“地道战”。

巡河上百次

他痴迷乐清治水

清晨6点,许永楠戴起斗笠、拿起硕大的水杯和治河笔记本,跨上自行车,开始巡河。这是他上班前、午休时、晚饭后巡河的“标配”,乐清银溪边小卖部店主章升东都知道,每次看到许永楠,都要招呼一声:“又巡河啦?”然后送上一杯早已泡好的党参水。

去年3月调来乐清之前,许永楠对浙江大治水完全没关注。作为淮河边长大的人,他从小目睹每遇洪水,全村庄稼都被洪水淹没的惨烈,“我喜欢的水应是温暖的、和美的,与人和谐共处的。”许永楠坐在乐清市人武部的“民兵治水指挥部”里,谈起水,滔滔不绝。

2014年3月许永楠调任浙江乐清市人武部政委,初到乐清,当地正在开展消灭黑臭河、百日大清淤等专项整治活动,常常有借调民兵的申请报告送来,许永楠一边签字一边想:“为什么不把所有的民兵都发动起来,为地方一起打一场治水仗?”

为此,他开始利用周末、假期、业余时间到处巡河,专挑人多的地方。这一番调研,他走了乐清十多个镇街,看了几十条大小河流,还收集跟治水有关的信息、报道、领导讲话,国内外各种治水办法。终于有一天,当乐清治水处在瓶颈期时,许永楠在一次市治水推进会上做了一场《用好点子和军事体系把水治下去》的报告,大谈民兵治水的意义、参加治水的可能性,在暗河暗沟治理中的特殊作用。

这场报告充分展示了许永楠实地调研的工作作风和擅长宣传发动的个人魅力。随后,许永楠绘就了全国独有的民兵治水“作战图”。 乐清市人武部先后出台了《关于民兵参加五水共治活动的意见》《关于民兵进一步参加治水的实施意见》,民兵治水办公室的墙上,《乐清市人武部民兵治水指挥流程图》、“167条暗沟暗河调查表”一目了然。按照“一个民兵影响一个家庭,一支民兵连带动一个村”的思路,乐清人武部成立民兵治水指挥部,下设镇街指挥所、村居行动组,成立民兵河道清污队、河岸养护队、义务宣传队,一级抓一级。同时,许永楠把花名册上10.7万民兵的籍贯、学历等信息全部捋了一遍,分类编组建好骨干队、编实主力军,落实每个村配一名民兵河长制度,为每条河流配置民兵长期开展巡查维护,打好治水攻坚战持久战.

他还像战前总动员一样编写“水好人旺,水坏人衰”“百万雄师过大江,十万民兵大治水”等宣传标语,组建民兵治水女子先遣连、退伍女兵治水宣传队,印发传单,挨家发送。他甚至把原先河道保洁员、施工队的骨干,也发展进民兵组织,要求他们上岗穿迷彩服、戴红袖套。在这样立体的鼓动下,民兵们的聪明才智和治水热情被极大地释放,大街小巷最脏最臭的河道,都可以看到迷彩服的身影,他们还发明了不少暗沟处理新方法。

治水间隙,许永楠抓建开通全国首家pc端“人武书院”,“优秀退伍老兵推介会”、“寻找最美退伍兵”、“万名退伍老兵帮扶团”等“十大武装工程”活动,活动相互间的深透又带动了民兵大治水。

自那以后,许永楠多了一个“治水政委”的称号。

建机制做方案

他绘就治水“作战图”

“治水政委”不会贸然用兵,他郑重邀请乐清“五水共治”督察办和治水办来助阵,成立乐清市人武部民兵治水指挥部,许永楠任指挥长。

为打好持久战而建立一个指挥体系,他花了整整一周时间,把花名册上10.7万名民兵的名字、籍贯、学历等情况梳理了一遍;他跑了十几次镇街,召集专武干部和民兵们开讨论会;先后出台了《关于民兵参加五水共治活动的意见》《关于民兵进一步参加治水的实施意见》,民兵治水办公室的墙上,《乐清市人武部民兵治水指挥流程图》《乐清市暗溪、暗河调查表》一目了然。

民兵治水指挥部下设民兵治水办、指挥督导组、政工宣传组和联络协调组。各镇街人武部成立民兵治水指挥所,负责辖区内治水工作的开展和保障。各民兵连成立民兵治水行动组,分设河道清污队、河岸养护队和义务宣传队,负责暗沟暗河整治、水源保护、河岸绿化和河面管理。另外,每个民兵连至少组建一支约10人的特动班,应对突发水情。许永楠还从近年退伍兵中挑选100名技术能手进行培训,组建治水技术保障队。

治水先治心,治水先治本。许永楠编写“水好人旺,水坏人衰”“百万雄师过大江,十万民兵大治水”等宣传标语,组建北白象民兵治水女子先遣连、虹桥退伍女兵治水宣传队,并把原先河道保洁员、施工队的骨干,也发展进民兵组织,作为民兵治水的技术力量。

一时之间,“治水政委” 和他的民兵治水名声大噪。

瞄准暗河暗沟

万名民兵开始“地道战”

暗河暗沟是民兵治水打的首场“战役”,也是艰难的“地道战”。

身穿防水裤,头戴矿灯、防毒面罩的民兵们,费力地从狭窄的暗沟中铲出淤泥。乐清天成街道万泽村的28名民兵,花了10多天时间,清理了在菜市场旁存在十多年的一条暗沟。据介绍,当地200多户人家的生活污水,都经过这条暗沟。由于阴沟狭小,又有1公里长,机械无法操作,民兵们便用水车冲,把污泥稀释后抽到垃圾车。参与行动的老民兵赵典德说,当治水民兵,虽然又脏又累,有时还会遇到沼气,但能发挥余热,他觉得很光荣。

立正,敬一个庄重的军礼。许永楠常常到清理现场查看,每次都会向工作中的民兵们敬礼。在许永楠看来,人一旦穿上军装,就会有一种自豪感,民兵队伍政治觉悟高、组织纪律严、群众基础好,很多人在部队接受过专业的营房搭建、水管铺排等训练,可以担当治水尖兵。

根据前期的调研,乐清有167条暗沟暗河,总长60多公里。目前,乐清市人武部已经发动万名民兵下暗沟,全市暗沟暗河梳理工程目前进展过半。本月,许永楠打算集结“千名民兵连长大集合”,加强技术培训,来一次更大规模的会战。

雷锋精神

大雪天救人差点被水淹死,故乡又因洪水而极穷,父亲捡破烂、卖血给他换学费、看病,中学六年他是在学校边自搭的茅草庵里度过的。这样的成长史,让许永楠对水,尤其是“恶水”,有着深深的恐惧和厌恶,这是促使他执着参与温州治水的原动力。而中学期间不止一次参与采写获奖好新闻的才气,全国几百场巡回报告练就的口才和鼓动力,则是许永楠能把乐清民兵治水鼓动得“轰轰烈烈”的根基。

许永楠长年订阅《当代》《中国作家》《中篇小说选刊》等严肃文学期刊,张贤亮、铁凝、刘心武、王安忆的作品如数家珍,看过好几个版本的《平凡的世界》,像这本小说里的人物一样,他细细咀嚼苦难的人生,励志、坚韧,不怕吃苦,永争第一。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把苦难当成一种财富和荣耀:即便我这么苦,我仍然样样比别人干得好!

许永楠从十多岁开始学雷锋至今已30年,像雷锋一样热心帮助别人,发挥聪明才智,尽力在每个岗位上做到自己的最好。“发挥岗位螺丝钉精神,发动民兵,把水治好,就是我现在最大的学雷锋。”这是他的座佑铭。感恩社会,许永楠揣着十一本献血证,大部分工资用来资助他在安徽老家,福建和革命老区江西认领的50多个贫困失学儿童。

“能把乐清的民兵发动起来参与治水,既做好了本职工作,把民兵这支预备役队伍练好,又探索出民兵参与地方经济建设的新路子,对我个人来说,则是人生价值的一种实现。”许永楠说自己从前老觉得一身的功夫用不起来,现在他有一种释放的感觉,智慧、魄力、才能,都得到了展示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