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生活 >

天风天睿董事长于博:从“券商直投”到“券商私募”,首要转变服务模式

2019-10-31 11:28:27 来源:项城网

管理基金22支,管理规模逾63亿元人民币,作为2018年登陆A股的天风证券唯一的私募投资基金子公司,天风天睿已在股权投资领域耕耘六年有余。近日,在天风天睿“领御资本,协创产融——新经济、新产业、新投行”为主题的投资年会现场,投中网独家采访了天风证券董事长助理、天风天睿董事长于博。

“在中国新经济转型下,我们也在做新的探索。新经济、新产业、新投行,其实也是新投资。投资是一个附生经济,或者说是技术经济。实体经济在深刻的转型过程中,我们做投行、做投资也要在顺应深刻的技术变革过程中,对服务方式做出改变。”于博表示。

提及服务转型,于博称,“我觉得做投资要踏踏实实为实体企业、为真正在做事的企业家们服务。在投资中,应该是企业家为主,投资为辅。”

从“券商直投”走向“券商私募”

“这个行业还是要有自律性。”于博在接受投中网采访中多次强调“自律”的重要性,“我们要明白什么钱该用,什么钱该投,什么钱不能用。”

合规运营,是这家投资机构秉持的首要原则。在于博看来,“投资是一项长期任务,不能短期化。”

2016年12月30日,中证协发布《证券公司私募投资基金子公司管理规范》,规范要求,券商私募子公司成立基金自有资金比例不得超过20%。2018年4月资管新规正式落地,券商系私募面临着史上最严峻的监管,同时逐步走向市场化规范发展。

“其实资管新规的意义比明面上的条款更深入。”于博对投中网坦言,新规有效降低了整个一级市场的高估值及泡沫化,“如果一级市场泡沫一直吹下去,二级市场接不住,巨大的社会资本都耗掉了。说到底,就是老百姓辛辛苦苦的钱,到里头玩了一场资本游戏。”因此,从这个方面来看,新规具有非常正向的意义。

于博透露称,当前天风天睿的LP结构与市场化VC/PE机构差别不大,资金主要来源于三方面。第一,为政府引导基金、产业基金、地方政府扶持基金等;第二,为来自于不同行业的长期专业出资人;第三,为金融同业资金。

在投中《2019年中国券商私募报告》中指出,券商私募子公司能够有效发挥集团资源优势,依托券商母公司强大研究团队,专业度较高,投资研究能力强。同时,券商私募子公司成熟的风控体系有助于获得机构投资者的青睐。

在于博看来,券商私募的核心优势首先在于与传统券商业务的联动,天风天睿依托天风证券丰富的产业资源和研究智库,以及营业部覆盖全国的地方资源,可以为企业在投资后持续引入资本服务和产业资源,甚至可以为企业提供上市后完整的研究、并购、发债等服务。

其次,企业可以得到投行及研究所团队给出的完整的估值及定价方案。于博解释称,“这并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股权投资方案,是企业上市的全套估值及定价方案。”

“总之,券商系私募最大优势在于覆盖企业成长周期的创业服务。券商私募子公司转型后须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借助母公司资源和业务优势,走差异化竞争之路。”于博表示。

天风天睿母公司天风证券常常被业界定义为“新锐券商”,而身兼天风证券董事长助理的于博介绍称,天风证券是最具服务精神的券商。作为具备券商背景的投资机构,“一是我们要往产业的早期走,去发现价值服务价值,让它的价值走得更平稳。二是要勇于去了解上市公司的需要,踏踏实实为上市公司提供力所能及法律范围之内许可的帮助,让上市公司度过困境获得更好的发展。”

提及团队,于博同时指出,投资机构“空心化”是机构不容忽视的问题。

具体来讲,目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没有经受过传统行业洗礼、没有在科技行业实践过的情况下,直接选择将“投资”作为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年轻人仅靠分析报告和资本逻辑就想来做投资,这是很危险的”,于博称。

但是,绝对的经验主义亦不可取。于博始终认为,中国资本市场会涌现出来一大批非常优秀的年轻人。他透露称,天风天睿投资团队中,85后、90后占比曾高达63%。同时核心投资人员大多出自投行或产业,具备15年以上资本运作或产业经验。

“合理的团队是金字塔结构,因为新业务、新产业、新模式,这个东西与年龄无关,与你持续的学习、持续的了解、持续的跟行业里的企业去交流有关,这个中间没有什么资历好讲。在新兴领域要以年轻人为师,未来的投资人可能是工程师或技术人员。”

于博表示,“这个行业正在回归到它本来的价值属性,由合理的市场规模来承载合理的从业人员。”

无创服不创投

在投资行业选择上,天风天睿始终关注中国经济转型中的新兴领域,包括高端制造、医疗健康、教育、消费升级等,推动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整体投资阶段偏向于B轮之后IPO之前。

“经济上行期间,新服务、新模式,新idea一定会走在时代的前列。在经济相对调整期间,股权投资的调整也和经济曲线大致相同,一定会更加重视现金流、稳定、企业的成熟度及团队的互补性。在这种情况下,股权投资不是按照某个大行业,而是按照细分行业来投资,比如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科创板鼓励的六大行业在国内区域市场的机会都不容小觑。”

对于赛道的选择,于博称, “部分行业可能确实没有投资机会,但这不代表其中的个别企业没有投资机会。专注于这一行业细分领域的投资机构可以去寻找这种有价值的企业,一样能取得好的投资结果。对于市场,我们不能过度乐观,因为过度乐观会造成心态的浮躁,如果人人都说会炒股、会投资,那么肯定不正常。但也不能过度悲观,因为任何事物都呈曲线式发展,整个行业还没有到风声鹤唳的地步,无非是恢复理性的过程。”

从整体市场大方向上看,高端制造符合国家政策扶持鼓励行业,市场空间大,发展前景较大;从企业看,实体经济相比互联网业态对于投资来说更加稳健,符合天风天睿的投资标准。与此同时,券商私募在资本运作方面有天然优势,依托券商的资源和研究能力,对于传统经济转型升级的产业,具有先天运作优势。

于博看到了这个赛道的无限机遇。“中国在走向硬科技升级,很多新技术涌现。对于新兴硬科技技术,我们会走向早期,如MR(混合现实),我们甚至会走到天使轮。实际上,甚至是科学家,也会被资本市场重新估值。对于早期项目,重点是帮助企业培育生存土壤,解决企业走向资本化面临的原始问题。”

“但是,估值增长是个比较‘虚’的指标。”于博告诉投中网,“投早期项目,更多的是要看企业的存活率。对于天使轮及VC类项目的投资,我们要看三年以后能存活多少,而不是说以五千万的估值投进去,最后估值达到五个亿,但是企业没了。对于投资人来说,这样的项目是没有意义的。”

募资紧缩带来市场容错率变低,券商私募对于扣动扳机也趋于谨慎,但对于看中的标的似乎并不吝啬。据于博介绍,天风天睿对于细分行业隐形冠军,单笔出手多在1-2个亿。

所谓“无创服不创投”,在于博的解释中,他称,“创业服务虽然从投资上看不见收益,但对于提高企业本身的商业规范有重要作用,可减少企业未来真正走向资本化时可能遇到的原始问题,还能与企业建立起良好的伙伴关系。我认为投资企业应当承担起相应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

“作为投资机构,必须做好四件事:第一是做好资本服务的金融平台,第二是做好持续投后服务的管理平台,第三是做好信息披露的平台,最后是做好资本中介工作,在发现价值时,做好资金的聚合方。”于博最后称,“投资机构是金融生态的一部分,好的生态是优秀的产业LP和投资机构共同搭建的。”

在天风天睿的此次年会上,话题围绕新兴产业、新兴机遇展开多场演讲和探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硬科技……这些字眼频繁出现在议题中,投中网看到的是一个深耕行业、专业严谨,并且紧抓时代机遇的投资团队。

“服务”被于博一直强调,他称,“新产业对我们意味着新的服务模式,投资机构必须深入产业,与企业共同走过3-5年,扎实做好资本服务,让企业在市场上少受一点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