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生活 >

光纤入户成“标配”,光通信市场走势强劲

2019-11-20 17:21:18 来源:新众网

“宽带中国”战略推动光纤入户发展

“宽带中国”是我国重要的一项国家战略,自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建设推进网络提速降费的指导意见》以来,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大力推进宽带提速工作。其中一项任务就是通过全力推动光纤网络的建设和改造,不断提升用户宽带接入的网络能力,并明确提出到2017年底的发展目标——“全国所有设区市城区和大部分非设区市城区家庭具备100Mbps光纤接入能力,直辖市、省会城市等主要城市宽带用户平均接入速率超过30Mbp。”

2018年上半年我国通信行业光纤宽带网络加速建设接入网光缆占比达65.4%,光纤入户已成为城市家庭的“标配”,电信普遍服务试点项目进展顺利,中西部偏远地区的农村也可以用上光纤宽带。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第二季度,全国固定宽带用户网络下载的忙闲时加权平均2下载速率为21.31Mbit/s,同比2017年第二季度提升达到51.0%;全国移动宽带用户通过4G网络访问互联网时的平均下载速率为20.22Mbit/s,同比2017年第二季度提升50.2%。2018年二季度,我国固定宽带和4G网络用户下载速率双双超越20Mbit/s。光纤入户已成大势所趋。

光纤入户,机遇与挑战

1、最后一公里”投入产出问题

大多类型的网络连接通过铜缆直接连接到建筑物,电缆的另一端连接到发生网络信号的ISP的光纤电缆。这种铜线通常被称为“最后一公里”连接,这里的“一公里”往往要比实际的一公里更长。铜缆连接的潜在问题是,通过铜发送的信号会遇到很大的阻力,并且随距离逐渐减弱。而光缆则能很好的减少这一问题,光纤在100米传输中仅损耗3%的信号强度,同一距离的铜缆损耗则高达94%。

尽管光纤接入建设成本较高,网络建设所需投资资金多,运营商的投入回报周期较长,但是随着技术革新,FTTH的成本正逐渐降低。FTTH中PON+LAN技术的应用大大提升了光纤利用率,结合 “四网合一”(视频、语音、互联网和电力传输网)、“三同一专”(同机房、同通道、同网关和专业小区运维公司专业管理)引用线数量减少,线缆利用率提高,光纤入户成为趋势所向。

2、布线场景复杂多样,基层关系协调不易

我国楼宇多样化,各楼宇基础不同,布线环境千差万别,施工人员对场景的把控困难。基础设施不完善,布线场景繁杂多变,基础光纤资源不足,给光纤入户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限制。而光纤入户又涉及多方互助配合,例如市政部门对敷设光缆的批准、物业的准入和施工配合、户主与其他业主的积极合作和体谅等等,协调工作难度不小。新版国标GB50311-2016《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新增关于光纤预埋入户的强制性条文,提升了FTTH的部署进程:

“4.1.1在公用电信网络已实现光纤传输的地区,建筑物内设置用户单元时,通信设施工程必须采用光纤到用户单元的方式建设。”

“4.1.2光纤到用户单元通信设施工程的设计必须满足多家电信业务经营者平等接入、用户单元内的通信业务使用者可自由选择电信业务经营者的要求。”

“4.1.3新建光纤到用户单元通信设施工程的地下通信管道、配线管网、电信间、设备间等通信设施,必须与建筑工程同步建设。”

光通信行业前景可观

为深入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发改委、工信部联合发布《信息基础设施重大工程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16年-2018年,预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共需投资1.2万亿元,其中重点推进骨干网、城域网、固定宽带接入网、移动宽带接入网等92项重点建设项目设计总投资9022亿元。由于电信基础设施投资大幅增长,光纤产品供不应求。据调研机构发布数据显示,目前光通信领域仍处于持续提升的状态,光纤上游产品光纤预制棒市场缺口在20%左右,预计2017年国内光纤需求量有望增长20%,同时价格也将提升20%左右,光纤市场规模增速有望超40%。

由于通信光纤对损耗的要求极高,所以制造预制棒的难点在原材料的纯度,工艺稳定性等方面。光纤预制棒是产业链中技术壁垒最高的部分,国内可以生产的厂家极少。Basecabling早在1976年已研发成功光缆产品,近半个世纪以来,一直致力于新型光纤的研发和持续创新,以满足光纤通信的发展需求。Basecabling的所有单模光缆均支持G.657A2类型,在衰减方面和G.652D相同,衰减值在1550nm到达0.22dB/km,并在抗弯曲半径性能上更胜一筹,在施工上更有优势,有效延长传输距离。

随着光纤入户的进一步普及,光通信市场前景向好,Basecabling与时俱进,以先进的技术和产品,为“光纤网络“的建设贡献力量。